此二维码将于3:00后失效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相关行业
2015天胶行业大事件回顾(上)
发布时间:2015/12/23    作者: 无    来源: 本站 订阅

2015年,天胶行业的发展并不平静,年内迎来了天胶进口关税上调、复合胶新标准的颁布、胶价的一路下破和下游企业的“三产病毒”等等事件,在底部挣扎的行业困境下,也不乏业界寻找突破的努力。本文立足天胶行业年内发生的重要事件,梳理行业现状。

1. 2015年天然橡胶关税上调

  事件:2015年天胶关税暂定为:40011000天然乳胶关税上调为10%或900元/吨,两者从低;40012100烟胶片20%或1500元/吨,两者从低;40012200技术分类天然橡胶20%货1500元/吨,两者从低。

  卓创认为,关税最终确定上调对天然橡胶产业链产生重要影响。直观层面来看,相对利好国产橡胶。我们知道中国天然橡胶进口依赖度达80%以上,进口关税的上调增加进口成本,在人民币计价的橡胶品种中,量相对较大的越南3L胶和人民币复合胶对国产胶冲击较大。而进口关税的上调无形当中增加了越南胶进口成本,对于国产全乳存在明显利好。此外中国轮胎出口占40%,内销占60%,关税的上调主要体现在以内销为主的轮胎企业。不过据卓创了解,关税上调300元/吨对于轮胎企业成本上升影响不会过大,因为按照全钢胎平均60公斤重量,天胶占比40%来算,即使全部是进口标准胶,关税增长之后成本的上升幅度也不到售价的1%。而我们也知道,中国作为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近两年进口增速出现明显下滑,2014年进口增速由过去两年的15%以上的增速降低至个位数增长。这虽然和国内去库存化有直接关系,但关税上调对于部分进口胶种也会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

2. 大型生产企业摆脱SICOM定价机制

  事件:目前包括诗董橡胶公司在内的大型橡胶公司均计划大幅上调产品售价,甩开一个以新加坡交易所作为即期橡胶基准价格的体质。包括该公司在内的9家来自泰国和印尼的橡胶加工商决定在下半年联合上调橡胶售价,并抛弃紧盯SICOM指标胶价的定价系统,不再向该交易所交割橡胶。

  卓创认为,随着天然橡胶价格的连年阴跌,大型生产商们表示当前新加坡交易所橡胶价格再也不能反映橡胶的真实生产成本了。新加坡交易所橡胶价格和实际的现货价格已经脱节。自2011年开始,国内天然橡胶行情基本呈现单边下跌行情,持续四年的连跌行情导致天胶价格下跌幅度达72%,已经远远超过了所谓的拦腰斩了。而随着价格的不断下挫导致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中间贸易商利润空间不断缩水,行业整体遭受着艰难的运行局面,越来愈多抗风险能力偏低的企业倒闭,行业洗盘已然继续。因此鉴于当前这种严峻形势下我们不难理解受到成本因素考虑下,当前生产企业大型橡胶生产商合力提高售价摆脱以新加坡交易所作为即期橡胶基准价格的体制。

3. 复合胶新标准颁布

  事件:2015年最受业界关注的新标准莫过于复合胶新标准。7月1日,新标准如期执行,复合胶新标正式实施后,根据2015年新的关税方案,烟胶片和标胶的关税由1200元/吨提高至1500元/吨。这意味着,如果无法按照“88%生胶+12%非胶成分”新配方生产和进口复合胶,那么现有的95%-99.5%天胶含量的复合胶将被视为原胶,每吨进口需缴纳1500元/吨的关税。

在确定了7月1日新标准实施日期后,5-6月份复合胶进口量大增,而7月份以来处于3万吨左右徘徊,新标准令复合胶进口量锐减80%。而据卓创了解,今年5-8月份混合胶税则号整体进口量高达1.4-1.7万吨,同比暴涨260%。增速的大幅增长不得不让我们怀疑,同样是零关税的40028000混合胶是否存在对原有复合胶的替代。然而据海关2016年天胶关税政策,复合胶进口税率并未提及,也就意味着复合胶征收关税政策暂且搁浅。卓创认为,复合胶和混合胶关税政策未来不确定性仍然很大,在没有确定消息的情况下,预计仍然以混合胶进口为主,一旦政策落地执行,对下游轮胎企业直接带来的将会是技术标准的调整和成本上升,对他们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4. 厄尔尼诺效应,国内产区旱涝交织

  事件:有消息报道,今年的厄尔尼诺达17年来最强,虽然厄尔尼诺导致今年产区多地发生旱涝灾害,但对胶价来说不仅未产生提振作用,反而跌势加剧。

  6月份,海南西部地区降雨量偏少,致大面积橡胶树出现黄叶、落叶、种植3年内中小苗部分受旱死亡。海胶集团对受灾较为严重的9家分公司给予一定补贴,总计补贴516万元。12月10日海南橡胶发布公告称,今年上半年,由于海南省持续高温干旱,公司部分分公司的橡胶树黄叶或落叶。经核准属实,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确定此次赔付金额为3984多万元,至2015年12月8日,上述款项已全部到账。此外,云南地区连降暴雨及台风结伴来袭,不过对国内产区影响不大,产量未受到明显影响。此外,6月份,泰国部分地区也受到了干旱影响。

5. 中泰签署20万吨橡胶出售合同

  事件:泰国政府12月3日与中国企业代表在曼谷签署农产品采购协议。该协议是基于两国铁路合作项目合约框架下,由泰方向中国出售20万吨橡胶以及100万吨大米。据悉,20万吨的橡胶合同由泰国农业及合作社部同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签署,明年起交货。

  卓创认为,此举是中泰两国农产品换铁路的表现,也反映出中泰两国天然橡胶的密切贸易关系。但也加重了中国自身的天胶供应压力,在当前实体经济普遍低迷的境况下,如此大规模的供给如何消化,将对天胶产业上下游带来不小的考验。

6. 沪胶主力破万,呈现近强远弱

  事件:在11月近月1511合约换月后,市场加速移仓换月,近月1601主力仓位大量向远月转移,主力1605向下深跌,一度跌至万元以下,接近08年的低点。05合约最低点探至9350点,现货全乳也跌至9000元/吨附近,期货市场呈现近强远弱格局。

  卓创认为,现在整体盘面上的表现而得出大户“逼仓”的结论可能有失稳妥,更多的原因是主力移仓换月带来的技术面上的近月上推与远月下破。但是,现在1月走势相当稳健,但总持仓及时间不足以导致一波大的挤空行情,因此1月走势趋向横盘。而在1605成为主力月后,由于大量空单进场,连续打压价格,但投资者需谨慎的是,在空头连续打压后,主力出现超卖状态,市场需短暂对前期杀跌进行修复,此借由1月的上推,存在较大的反抽可能性,但趋势仍然偏空。此外橡胶的基本面并未好转,保税区与期货库存高位不下,下游开工率的低迷,但12月美联储加息对大宗商品的打击有限,因此,主力在短期或维持低位震荡走势。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