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国轮胎行业很不平静,刚刚获得“美国对华卡客车轮胎双反” 胜利,又遭遇到“欧盟对华卡客车轮胎反倾销调查”;天然橡胶、炭黑、助剂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和轮胎市场不稳定,加之环保督查使轮胎企业面临空前压力,轮胎企业负重前行。在此背景下,轮胎分会于2017年10月18~20日在浙江省杭州市瑞立江河汇酒店举办2017年轮胎行业经营管理论坛。来自轮胎及上下游企业120多名领导、专家、代表,围绕轮胎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品牌建设经验以及轮胎制造关键技术、新产品等进行了充分交流。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邓雅俐,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葛国荣,轮胎分会理事长单位、双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震,万力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小云,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橡胶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冬阳,双钱轮胎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樊学锋,北京华中世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桂忠,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企业发展战略及工业标准与法规副总裁陈东,史密斯(苏州工业园区)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伟东及资深主任咨询师李永,伊士曼(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全球副总裁Lucrece Foufopoulos、大中华区&东南亚区域经理陈家胜,青岛海纳能源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存兴等领导及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由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秘书长史一锋主持。史秘书长对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嘉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首先,邓会长在报告中指出轮胎行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从去年开始,橡胶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加之席卷全国的安全环保督查风暴,导致炭黑、橡胶助剂等原材料货紧价扬,轮胎企业盈利大幅下降,行业总体情况是增产增收不增利;二是轮胎出口频繁遭遇国外“双反”;三是天然胶高关税、复合胶标准改变、混合胶标准制定、加工贸易单耗严格管控等问题,将对行业产生重大影响。为此,邓雅俐认为,轮胎行业今天所面临的形势比以往更为复杂和严峻,企业必须谋求新一轮竞争发展的新思维新优势,把挑战和危机转化为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
中策集团葛副总作了《拥抱变化,创造进步》的报告。他以轮胎行业从业者的身份,介绍了中策橡胶在发展之路上采用的创新思维及方法,分享了他对用户思维、渠道重构、价值体现、厂商一体的理解。同时,他认为要实现做强做大的三大路径,一是技术进步,服务提升,满足需求,触达用户;二是品牌信任、功能信任、价格信任、服务信任;三是赋能渠道,平台支持,线上、线下无缝融合。葛副总的报告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共鸣。
双星集团李副总分享了双星《以智能化打造轮胎世界名牌》的经验。他提出,以智能化实现模式“极简”,以智能化实现产品“极致”,以智能化实现与用户“极短”。双星在全球建立首个汽车后市场“服务4.0生态圈”,通过与用户的零距离,实现从发现和满足需求到创造新的需求。
米其林(中国)陈副总裁在其《保证轮胎湿滑性能相对稳定的重要意义》报告中传达了三个信息,一是轮胎性能随着使用中胎面的磨耗会改变,轮胎标签法关注的3个指标,其中滚阻和噪声是随着轮胎使用而逐步改善,但湿滑却相反,随着轮胎使用逐步变差,而且湿滑是唯一一个安全指标;二是由于湿滑性能下降,大量的轮胎被提前更换造成浪费;三是不同轮胎的湿滑性能在使用生命周期内的衰减不一样。
随后,史密斯公司张总介绍了史密斯公司发展及服务项目。该公司精益六西格玛黑带资深主任咨询师李永在其《稳健制造,回归运营基础——运用STMR助力稳健制造》的报告中介绍了轮胎制造评估(STMR)的理论基础,并以行业案例加以说明:一是风险管理;二是稳健的制造过程,关注于轮胎制造过程产品的一致性,稳健制造过程是规避轮胎产品风险的最佳保证;三是持续改进,是获得稳健制造的保证,关注制造过程优化的持续性。
伊士曼(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大中华区&东南亚区域经理陈家胜作了《为效率提升树立新标准》,介绍了一款为轮胎企业推出的全新不溶性硫磺产品CrystexTM Cure Pro,他指出,凭借卓越的热稳定性及分散性,Cure Pro系列不溶性硫磺能帮助轮胎制造商通过改善物料操作流程,缩短密炼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青岛海纳高董分享了《废弃润滑油还原技术的项目报告》,分享了其在废弃工业润滑油、非标汽、柴油等成品油中颗粒物、氧化极性流体物质的净化与分离的工艺技术及效益性,并分享了在轮胎行业中应用的案例。
会议期间恰逢党的十九大召开,在下午对G20会馆的参观过程中,我们再一次深刻领会到祖国政治、经济强大带给我们的自豪与幸福感,同时也深感橡胶轮胎行业肩负着的使命,相信全行业在党的带领下,不断创新发展、坚持品质为上,一定会迎来轮胎行业发展的春天,迎来橡胶、轮胎人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