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国轮胎行业经济运行呈现复杂、严峻、希望和困难交织的局面。一季度行业经济运行有了较好的开局,从统计的39家轮胎企业数据和调查情况看,行业生产经营平稳增长,好于预期,价格探底回升,经济效益呈现恢复性势头。但下行压力依然很大,一些固有矛盾没有实质性缓解,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超出预期。
1.首季度,特别3月轮胎行业经济出现向好变化
从统计39家轮胎企业1-3月完成情况看,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1.1 综合外胎产量7087.86万条,与上年同期相比(下同),增长5.14%,其中子午胎产量6393.61万条,增长7.6%,子午胎中全钢子午胎产量1697.46万条,增长1.76%;
1.2 出口轮胎交货量3186.67万条,增长9.82%,其中出口子午胎交货量2950.04万条,增长10.87%;
1.3 出口轮胎交货值100.3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负9.89%,与今年1-2月相比降幅收窄6.7个百分点;
1.4 轮胎销售收入286.9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负6.44%,与今年1-2月相比降幅收窄5.69个百分点,其中子午胎销售收入249.0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负6.56%,与今年1-2月相比降幅收窄5.41个百分点;
1.5 统计39家企业中,亏损企业8家(内资6家、外资2家),亏损金额1.52亿元,亏损面20.51%,与1-2月相比亏损面收窄10.26个百分点。
2.轮胎市场寒冬中显现一丝暖意的原因
2.1 从物流业景气指数看,3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2.9%,比上月回升2.9个百分点,显示出3月以来进入了我国传统的生产建设旺季,供应链上下游的物流业务活动趋于活跃,推动了轮胎市场销售。
2.2 从市场价格看,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普遍回暖,公路运价指数有所回升,随着生产建设活动正常运行,后市场预期趋稳。
2.3 受国际石油价格恢复性反弹,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价格均有一定幅度的上涨。大宗原材料价格上升是必然的,因为很多原材料的现行价格已经脱离了其自身的价值。
2.4 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增幅高于上年同期。3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2.1万辆和244万辆,比上月分别增长56.4%和54.3%,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0.3%和8.8%,高于上年同期6.6和5.5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659万辆和652.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2%和6%,高于上年同期0.9和2.1个百分点。
2.5 轮胎市场出现微妙变化。一是春节后,轮胎企业进行了一波促销活动和橡胶价格不断提升,轮胎经销商和零售商出库水平较好,轮胎跌价预期减弱,补充轮胎库存意愿明显,轮胎库存周转期由10天左右提升到20天左右;二是轮胎生产企业库存趋于正常水平,有些厂家库存轮胎有限,为确保轮胎市场有效供给和产销平衡,自3月以来轮胎企业陆续提高开工率,全行业平均开工率比年前提高10%~15%,这一波开工率上升,也是近几年来轮胎行业开工率规律的正常反映;三是受到天然橡胶原材料价格持续回升等因素的推动,一些轮胎企业先后上调轮胎价格,涨价幅度从2%到5%不等,此次价格上调远远弥补不了轮胎生产成本的上升。
3. 轮胎行业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3.1 轮胎行业当前产能结构性过剩的矛盾依然突出、产品结构性调整进展缓慢、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不高,信贷收紧资金面风险加大。
3.2 轮胎企业正承受着橡胶等原材料成本压力不断增加和终端需求不旺拖累的双重压力,企业生产经营的困难徒增。
3.3 目前轮胎行业市场竞争愈发残酷,产品同质化、品牌效应低、服务缺少新意,售后“三包”服务依然十分混乱,使得消费群体选择轮胎时常处于徘徊,但是终究是要落脚在性价比的比拼上,严重的供大于求,使得一些企业乘机大打价格战,破坏市场游戏规则。
3.4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今年美国和印度先后又发起对中国TBR轮胎的“双反”调查,将直接严重影响我国轮胎正常出口,必将给国内市场造成更巨大压力,恶性竞争进一步加剧。
3.5 轮胎行业经济下行将是个L型阶段,不是短时期能过去的,有的企业对后市场的困难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特别是有些企业对此轮复苏现象缺乏冷静、深入的分析,盲目乐观,甚至要进行新一轮的扩张,势必会造成新的产能过剩,加剧生产经营风险。
4.轮胎行业发展趋势的建议
当前,除了宏观经济的共性矛盾外,轮胎行业还面临特殊的风险、挑战,行业将延续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等变革,行业和企业经济运行仍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困难和挑战可能会更大。
4.1 要正确分析、判断轮胎市场形势,科学、理性安排生产经营活动。进入5月以来,轮胎市场销售心态可谓是悲喜交加,市场销售量呈现出了先扬后抑、观望情绪充斥市场,甚至有的企业销售下降或停滞;轮胎库存量呈现稳中有升态势,多数经销商、零售商以常态进货为主,仅部分经销商为了打政策价差暂时小幅提高库存储备标准。因此,轮胎企业应密切注视市场销售形势的变化,以销定产,千万不能盲目扩大产量,严格控制轮胎总产量,把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市场尽可能平衡好,不能再加剧产能过剩的矛盾,积极防范库存量升高及资金周转不畅或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4.2 建议国家给橡胶轮胎行业减税降费,扶持企业渡过难关。最近,据有关学者调查,“在第二产业中,用‘税费/税后净利润’衡量的综合税费负担率最高的橡胶制品业达到387%,通俗地讲,企业产生100元税后净利润,需要向政府缴纳387元的税费。”除了国家规定的税费外,轮胎行业还有天然橡胶进口20%的关税等,企业税负很重,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采用“壮士断腕”方式大减税费;取消天然橡胶进口20%关税;施行轮胎出口进项税全部抵扣;给“走出去”企业提高国内原材料出口退税率。实际上,给企业减轻税费促进的经济增长,才是内生型经济增长,才是健康的发展。
4.3 橡胶等原材料价格不该脱离其自身原有价值,轮胎售价也要体现应有的商业价值。一是橡胶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应该适中、合理、稳定,不要大起大落,尤其是要消除人为因素操纵价格波动。使橡胶原材料真正体现其自身原有的价值,让橡胶生产企业和贸易商都有利可图。同时使轮胎企业可以稳定控制生产成本,减轻原材料价格的压力,谋求上下游合作共赢。二是轮胎企业和经销商应该按照价值规律,真正实现轮胎的商业价值,做到优质优价,物有所值,反对低价销售,打价格战,破坏市场应有秩序,全行业应该齐心协力,共同遵守市场规则,合法经营,提高产品营利能力。
4.4 我国轮胎出口要自律自强。轮胎出口不断遭遇美国等国“双反”打压,2015年全行业轮胎出口量和出口金额都呈现负数,与上年比分别下降8.6%和1.5%,除了愈发严峻的国际轮胎市场环境外,我国轮胎行业和企业应当认真思考自身原因,我们要把功夫下在加强自身产品实力建设上,不能光图眼前之小利,用压低轮胎出口价格占有所谓的市场份额,却使整个行业利益受损,得不偿失,应避免低价内耗,共同推动轮胎出口价格的正常走势,保持可持续发展。对恶意压低轮胎出口价格的企业,各方面都应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在舆论上形成压力,坚决抵制这种不正当竞争方式,加强行业价格自律;我们既要努力提高轮胎质量,更要打造知名品牌,向国际市场展示中国轮胎的高端形象;希望国家有关部门不断整顿外贸市场秩序,对违反价格法的出口企业进行监控,必要时取消其外贸自主权。同时加快中国绿色轮胎标签法立法进程,使轮胎企业有法可依,保证中国轮胎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质量声誉。
4.5 要加快轮胎产业的技术改造。轮胎产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的任务很重,只有不停顿的技术改造,创新发展,才有可能尽快把多年积累起来的产能过剩的矛盾从根本上化解掉,才有可能提升产业的竞争优势,才能走出一条新路子。